时间:2025-04-14 21:33:00 字体设置:大 中 小
日前,笔者走进西峰区显胜乡冉李村农文旅融合网络直播基地,十余名老人娴熟地编织着藤条工艺品。从精巧的兔子造型收纳筐到时尚藤编手提包,这些充满创意的作品不久后将通过网络直播间走向全国。
冉李村留守老人在编织收纳筐。
据了解,目前该车间已吸纳20多名留守老人参与其中。近年来,冉李村创新探索“银发车间+指尖经济”模式,通过手工编织产业让留守老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破解农村养老与增收难题。
70岁的李自银是车间的新晋学员,他边编织边向笔者介绍:“我学习了十几天就上手了,现在可以编织一些基础的、简单的款式,活儿很轻松,还能多一份收入?!?/font>
冉李村村委会主任张小军举着手机穿梭在编织车间,他的直播间在线人数持续攀升。这位“跨界主播”去年从苹果销售转型带货,如今又将镜头对准“银发车间”?!跋韧ü辈ピと纫?,同时线下对接商超测试市场反响?!闭判【寡?,面对2000个编织筐的订单邀约,团队选择稳扎稳打,既要保证质量,更要让老人们没有赶工压力,目前车间已开发主打产品十多款,优化工艺后将正式开通电商销售。
张小军通过直播帮助老人销售编织筐。
从“闲坐晒阳”到“巧手生金”,冉李村因地制宜挖掘“银发”人力资源,用创新思维盘活乡土文化资源,这个由闲置房屋改造的车间,不仅成为老人创收的平台,更是他们情感交流的空间。老人们边唠家常边编织的场景,让传统手艺焕发出新的生机,既能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编辑:姜 大捷
主办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庆阳文明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陇ICP备18003986 甘公网安备62100202000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