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凤楼网站app_4小时400元快餐联系方式,微信附近100块,51pc·mc茶馆官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联盟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注册加入庆阳文明志愿者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首页 > 乡风文明 > 文章正文

【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西峰肖金王科选 打破陋习 丧事简办带头人

时间:2025-06-05 15:44:00 字体设置:

 

  “以前的丧事宴席大操大办,不仅主人累,客人也累,虽然大家都觉得大操大办不妥,但碍于面子没有人点破。自从20136月,王科选母亲去世,打破世俗,带头把‘两天四饭(每天一汤一饭)’变成‘一天一汤一饭’。现在我们村丧事都是‘一天一汤一饭’王科选家丧事从简,为倡导‘移风易俗、厚养薄葬’开了好头,作了表率”,大户王村党支部书记刘相州感慨地说道。 

  说起带头将丧事简办,王科选夫妇两感慨颇多。王科选妻子说“当年我们把老人的丧事由两天变成一天,不知道遭了多少邻里讥讽、白眼。由于老人生前我们照顾的尽心尽力,没有人说我们‘不孝’,却常有人说我们‘抠搜’,舍不得给亲邻吃”。王科选说“当年能有勇气敢为人先,多亏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和谆谆教诲”。 

  王科选的父亲王风义,生于1941年卒于2016,生前为人朴实、善良、睿智、热诚,先后担任过镇农技站技术员、大户王村上庄组组长。担任上庄组组长十多年时间里,他尽职尽责,把组里的事放在先、把户里的事放在心、把群众利益捧在手。身为群众,‘混?!谌褐谥校⒕∪褐诘纳畎偬?,看透群众所思所想。他深谙群众口传的“揭上一层天,三年也难翻”的分量,丧葬所举行的礼仪俗称“白事”,礼节繁杂,贫者东拼西凑以送亡者入土为安,富者隆重奠仪、扬名夸富、光耀门厅,这是压在群众身上一副沉重的担子,对于贫者这副担子更沉。但这里面“兹事体大”,谁也不敢轻易“简办”,不是不想,是“从来如此”,是担不起“不孝”的骂名,是不能在亲邻中“抬不起头”。 

  20136,王科选母亲去世,正值农忙时节,亲邻都忙于收麦子,他为请代劳的人手发愁。父亲王风义把他叫到偏房,说我一辈子虽然是个农民,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活了这么多年,大理我还是通的,我们的亲邻生活现在好了,但要更好,有些陋习就得改改了,但迫于世俗压力,大家宁愿随大流,谁也不敢“出头”做第一人。我来吧,这事我想了很久了,就像我和你娘响应党的“一孩化”政策,要了你一个孩子一样,在你娘的丧事上,我们就“简办”吧!以后我去了,你也简办,事情总得有人带头做。就这样他们父子带头打破世俗,做了丧事简办带头人,带头把‘两天四饭(每天一汤一饭)’变成‘一天一汤一饭’,带头去掉打醮、凛羊问讯等繁文缛节,带头简化‘十全席’‘十二梅’‘十三花’等传统席面。    

  20164月,王风义去世,王科选谨遵父亲遗嘱丧事简办。通过这两起丧简办,群众慢慢感受到了丧事简办的好处,省人、省事、省力、省钱,最重要的人们更注重“生前尽孝”了。 一人带头百家从,王风义、王科选父子丧事简办的做法为村庄及周边移风易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肖金镇各村主动简化殡葬流程的人也越来越多,目前辖区内丧事基本都简为一天一汤一饭。 

  来源:庆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编辑:姜 大捷

志愿者服务 更多>>


主办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庆阳文明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陇ICP备18003986 甘公网安备621002020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