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3 18:45:00 字体设置:大 中 小
时间无言,实干有声。
巍巍山脊上,风车林立,光伏电站熠熠生辉,无尽的风光能转化为清洁的电能;宽广田野里,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处处生机盎然,特色产业风生水起;众多企业里,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忙生产、赶订单的场景随处可见;街巷市井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吆喝声此起彼伏,构成一幅“烟火人间”的和美画卷。
……
持之以恒的努力,来之不易的成绩,展现出新时代环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万千气象。
2024年,环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6亿元,同比增长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2亿元,同比增长5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155元、14027元,增长6.8%、9%。
加压奋进、砥砺前行,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环县聚力抓项目、兴产业、优环境,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环县是能源大县,境内石油、煤矿、风光资源富集,新能源项目建设“遍地开花”。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能源资源和产业最大优势、最强支撑作用,坚定不移走资源工业强县之路,聚力打造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加快建设油气、煤炭、新能源、化工“四个百亿级”产业链。
2024年生产原油254万吨,增长5.8%。大力推进“气化环县”建设,铺设天然气长输管道37公里,完成天然气入户安装8000多户。千万千瓦风光项目全速推进,新开发规模居陇东地区首位,全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440万千瓦,发电量突破36亿度。建成庆北75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易事特装备制造一期项目,“发输储用造”一体化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近期,华能新能源配套600兆瓦/2400兆瓦时储能项目F1项目储能场区设备基础主体施工全部完成,为电池舱、变流升压舱等设备安装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环县还坚持把工业园区开发作为强县域的新引擎,全力协调推进环县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形成了“一区三园”布局(环县工业集中区,城北工业园、城南工业园、甜水化工园),甜水化工园已完成前期准备开工在即,能源化工即将破局启航。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离不开一流营商环境的支撑?;废厣钊肟褂袒肪程嶂试鲂晷卸?,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截至2024年底,全县事项承诺时限平均压缩92.24%,977项事项下沉基层实现“就近办”、1015项事项实现“免证办”。以“千名干部帮千企”行动,高效推进涉企政策落实和项目服务落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209个,营商环境的竞争力、吸引力显著提升。
因地制宜、守正创新,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
一二三产协同发力,粮食生产增效丰收,草羊产业延链提质,“羊+”产业全面开花,石油产量稳步提升,风光项目规模趋近千万千瓦级,九大煤矿梯队开发,工业园区提档升级,庄子峁生态农庄农文旅融合发展经验在全市推广,旅游人数、旅游花费实现“双翻番”……眼下的环县,已然形成“现代农业多元互促、能源工业多链并进、文旅产业多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环县是农业生产大县。自2019年以来,聚焦农业发展,合理规划、科学施工,建成高标准农田64.8万亩,曾经的“地块块”“窄埂埂”“弯弯渠”被改造成了整体连片的良田,地块化零为整,薄产田地变成了“金土地”。全县年种粮面积220万亩以上,产粮超过40万吨。
以农业为根基,该县坚持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统揽,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体系为支撑,构建“一主多副、多元互促”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2024年,环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获评“优秀”等次,毛井镇获批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环县是羊产业发展大县。通过优化调整奖补政策,引导养羊农户稳栏扩群、科研机构联合育种、合作社收购育肥、企业生产加工等多项措施,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375万只,“中环肉羊”新品种加快培育,年屠宰肉羊38万只,生产原奶及乳制品1.7万吨。2024年,该县引进盛飞豪公司生产羊肉串300万串、熟食228吨,前端育种和后端加工链条不断延伸?!盎分菅蛳省鄙瘫瓿晒ψ⒉?,256米的“最长羊肉串”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环县羊羔肉”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和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品牌价值达到53.51亿元。
以羊产业为主导产业,环县因地制宜发展“羊+菌药粮菜果薯”等多元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食用菌、中药材、小杂粮等种植生产基地20多处,培育形成13.2万亩的瓜菜产业带,“羊+”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产值突破15亿元,农业产业韧性全面增强,群众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环县文旅热度逐渐“引燃”。依托境内红色旅游资源,环县全面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丰富红色游、民俗游、乡村游等多元旅游业态。国家4A级景区环州故城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庄子峁生态农庄、杨胡套子草原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洪德镇耿塬畔村庄子峁生态农庄为原型,发起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毛井羊肉美食农家乐、木钵关营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乡村旅游景点日渐火热,被评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民生福祉彰显新温度
以民生温度标注共富刻度,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近年来,环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省市县列民生实事接续落地。劳务输转、数字就业基地、就业工厂、以工代赈项目等多渠道促进群众稳岗增收?!敖岫园锓觥ぐ母仕唷惫こ?、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推动“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2024年,环县实施职教园区二期、校舍改扩建等项目49个,布设教育专网124所,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14所,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布局不断优化。扎实开展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全市中考前10名环县占到一半,高考本科进线率提升3.42个百分点,实现连续三年增长,稳居全市教育第一方阵。
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转变?;废刂鹉晏岣叩捅?、养老等保障标准,乡镇养老院和基层养老服务不断优化完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逐步增多。
推动“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转变。近年来,环县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县域医共体改革,完成县医院“五大救治中心”和中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组建2个紧密型医共体,推动城乡医疗资源互联共享。2024年实施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项目7个,新设环城镇卫生院,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废厥凳┝伺锘脑?、老旧小区改造、县城道路及雨污分流改造等一批县城提升改造项目,“见缝插绿”打造休闲公园、城市绿化带,1216套保障性住房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及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如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环境……这些群众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正不断融入环县发展的顶层设计。
一子落,满盘活。当政策温度化作人间烟火,当民生承诺兑现为幸福实景,环县用全链条关爱服务体系诠释了共同富裕的深层内涵。
行者有方,乘风破浪。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环县广大干部群众一路跋山涉水、勇毅前行。站在新起点,锚定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目标任务,环县全县上下充分发挥政策、资源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用实干作答、以实绩交卷,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环县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手记:
道正不怕路远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县域发展,时疾时缓也是规律。
面临不确定性,如何拼出新的气象、闯出新的天地?环县人在“进”“退”间找准定位,谋求长远。
在发展中爬坡过坎,环县干部群众达成这样的发展理念:涵养“正气”,保持“耐心”,打牢基础。风气好了、基础牢了,发展事业方能稳步向前。正如新栽在黄河“几”字弯上的油松,经过多年不懈的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如今在防风固沙、山体绿化上发挥重要作用,“反哺”环州。
道正不怕路远。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与定力,更要勇于破局。
全力拼发展,环县提振这样一种精气神——
那是善借长风。主动把握上级政策利好和有关部门挂钩帮扶机遇,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持续转作风、抓改革、提效能,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借风行船”求突破,县域定位更加清晰、努力方向更加明确、奋进步伐更加坚定。
那是继往开来。传承弘扬红色精神,围绕“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三大重点任务,铆足干劲,锐意进取,全力疏堵点、除痛点、解难点,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敢作善为争一流,产业支撑更加坚实、城市能级更加优化、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那是务实开拓。立足“红色文化、绿色农业、蓝色能源”资源禀赋,不断抢风口、争赛道、上项目,在现代化城市崛起上聚势谋远强动能,内生动力更加充沛、发展优势更加凸显、营商环境更加亲清。
县域是枢纽,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镇。今年以来,环县坚定“166”发展思路不动摇,更加突出常态长效,注重统筹联动,把深学敢为实干引向深入、将争优争先争效贯穿始终?;废厣舷抡允导市卸诤粲Γ罕3终铰远?,不畏风险挑战,立足长远和可持续,去做有价值的创新和有质量的发展,努力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奋力谱写环县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编辑:姜 大捷
主办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庆阳文明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陇ICP备18003986 甘公网安备62100202000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