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凤楼网站app_4小时400元快餐联系方式,微信附近100块,51pc·mc茶馆官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联盟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注册加入庆阳文明志愿者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首页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章正文

汇聚实践合力 绽放文明之花——镇原县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时间:2024-12-27 16:59:00 字体设置:

 

  一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串珠成链、遍布城乡;一场场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通俗易懂、直抵人心……今年以来,镇原县紧扣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目标,坚持城乡一体、全域推进,从夯实基础向提档升级,从探索实践到加力提速,统筹阵地资源,建强队伍力量,创新工作模式,深化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资源聚合 阵地建设全面升级

  文明实践阵地是群众学习、交流、娱乐的精神家园。今年以来,镇原县精心策划,优化布局,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搬迁至县城文化广场,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文化三馆”一体布局、深度联动,办公区设置了便民服务点、文明实践活动室和理论宣讲、文化活动、健身体育、科普体验等各类功能室,建成“甘肃好人”李东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在阵地布设、氛围营造、设施配备等关键领域实现了进一步的精进与升级。今年新建“身边好人”品牌工作室2个,红白理事大厅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乡村文化大院、积分制“共享菜园”、老年人幸福家院、文明礼仪大厅各1处,在服务群众、寓情于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构优化 队伍建设高效有力

  汇聚爱心,传递温暖,穿梭在街头巷尾、乡村阡陌间的志愿服务队伍是文明进步的坚实力量。镇原县按照志愿服务队伍配置要求,成立了镇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1支,下设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巾帼”等10支直属志愿服务队,在乡镇、村、社区分别组建了志愿服务支队和分队,构建起了供需对接的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队伍。有效整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志愿者力量,积极吸纳乡土文化人才、“五老”人员、返乡创业人员、先进人物、道德模范等分类组建了“百姓宣讲”“移风易俗”、王符文化宣讲、“艺”心惠民服务和“‘e’睹为快”网红打卡等特色志愿服务队46支,目前,全县共组建志愿服务队伍522支,注册志愿者10.1万人。

  载体革新 文明实践见行见效

  一次理论宣讲、一场文艺活动,一堂科普讲座、一次志愿服务……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探索都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对满足群众需求的精心策划。今年以来,镇原县制定印发《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点》《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计划》等指导性文件,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单位)按照“年有安排、季有主题、月有活动”的要求,建立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库,制定志愿服务项目菜单,明确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服务对象,让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围绕“春节”“3.5学雷锋日”“端午”“七夕”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赠送春联、“学雷锋·我行动”“爱心助考·为梦护航”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350余场次,同步开展典型事迹分享、文明实践倡议、书画作品义赠、文艺节目汇演等志愿服务活动28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7.2万余人。

  打造品牌 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当前,大操大办婚丧喜事、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现象愈演愈烈,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在王湾村“树下说事点”,一场议题为“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的村民议事会议正在火热进行……今年来,镇原县融合本土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出阵孟坝镇王湾村“树下说事”、武沟乡武沟村“流动小板凳”等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和品牌,建立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库,重点推出孟坝镇孟坝社区“我在城里有块田”、镇原法院“一站式”建设架起司法为民“连心桥”志愿服务活动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以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延伸志愿服务链条、涵育文明实践品牌,探索打造了“1+3”文化联盟志愿服务项目,即:“1”个志愿服务项目(文化联盟志愿服务项目),“3”支特色志愿服务队(王符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艺”心惠民志愿服务队、“e睹为快”网红打卡志愿服务队),形成以唱响扮靓“文化镇原”名片为目标、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文化服务活动为支撑的县乡联动、行业互动、文化带动的志愿服务格局。

  德润人心 文明新风日益浓厚

  载文明而驰,沐新风前行。为筑牢道德高地,凸显价值引领,镇原县以“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板凳会”“微宣讲”“关键人”培训会、签名倡议等宣传教育活动500多?。ù危?,举办集体颁证仪式、单身青年联谊会等婚俗改革系列活动14场次,依托县属“三微一端”媒体平台,发布移风易俗海报8期、典型案例15期,印制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抑控偏高彩礼 树立婚嫁新风倡议书》30000多份,推动移风易俗入脑入心。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命名表彰了 “文明标兵村(社区)”20个、“美德示范户”10户、“文明家庭”16户、“身边好人”36名、“新时代好少年”16名,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化,文明的种子已在城乡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文明新风融入百姓日常,文明底蕴浸润原州大地,一幅幅展现环境之美、人文之韵、风尚之善的幸福图景正渐渐展现,一曲曲文明实践的和谐乐章正持续奏响。

?

编辑:姜 大捷

志愿者服务 更多>>


主办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庆阳文明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陇ICP备18003986 甘公网安备62100202000272